为何秋冬旺季,各位企业家却很担忧?
一天2135亿元成交额,10.42亿个包裹。
2018年天猫双十一,创造了属于2018的新精彩。
电商,早已经成为各个行业重要的销售渠道之一。对假发类目,也是如此。据不完全统计,速卖通等网购平台的数据显示,双十一假发品类再创历史新高。
增长的同时,他们在担忧
“国内假发类目同比增长约20%,跨境电商假发类目同比持平。”广州金完美发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林超说。
如今,大部分假发企业的海外布局仍然集中在非洲市场,有人曾做了一个生动的比喻,假发之于非洲女性,正如口红之于中国女性一样,是生活刚需。非洲的确是假发市场的一块大蛋糕,但人民币的升值以及非洲当地政策的不稳定,依然是长期制约假发行业更好发展的重要因素。
林超指出“黑人市场,特别是电商市场,我觉得没有强势品牌,”“也就是没有哪家表现特别优秀。”他又强调一遍。
非洲市场上的发套,大部分都来自中国,基本上是许昌、鄄城、青岛、广州等地的假发品牌。中国假发进驻非洲时间不算短,但是依然没有形成一个稳定的市场秩序,更多的是当地市场环境的挑战、机遇、以及业内……残酷的竞争。
许昌拓利发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骆洪波有点激动,“真正的痛点是内地很多假发公司互相打价格站,把客户和市场做死了,从而让外国客户对中国整体产品质量的认可度降低。客户和市场做死后,就很难做回来。而低价倾销的公司,他们虽然是获得了一时的生存机会,但是最后自己还是会(做)死。只是他们的低价策略让别人先死而已。最后大家一起玩完。”尤其是网络平台,”其实网络平台最大的弊端是:你永远可以把自己藏起来,死了一次,开过一个公司,再来第二次。”
他呼吁要根除这个弊端,建议行业协会起到约束作用,电商平台要起到严格的监管作用, “卖家要把卖家的营业执照,法人代表, 股东组成都公布在店铺的重点位置, 还有他们的照片, 都公布出来。这样电商就会跟线下店铺一下,老板是谁,大家都知道,把想通过换一个门面就继续生存的路子给堵住。”
“打价格战”一直是这个行业的顽疾
第10届发博会的展商调查显示,有20%的展商控诉部分企业在行业内倾销,大打价格战;造成恶性循环,行业很难得到健康发展。雨果网也曾发布文章提到“随着全球市场对假发产品需求增加,导致中国制发品企业盲目扩大生产,相互争夺原材料,使发制品产量大幅度增加,在国际市场上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。而企业为了争夺市场份额,产品价格下调现象屡见不鲜,最终大大缩小了行业利润空间,不利企业自身发展。”
对此,许昌拓利发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骆洪波非常担忧,他认为假发行业的顶级产品是真人发,当前各个跨境电商平台都在主推真人发头套,真人发也更受海外市场的青睐,未来真人发也是极具爆款潜力的畅销款,而真人发是属于资源性的行业,如果保护不好,这个行业不能得到健康发展,出现的局面是:原料采集难度增加,到时候就是市场在那儿,我们却无原材料可用,没好的产品供应。
这个问题,瑞美真发的总经理陈丽也曾强调,“在部分品类上,面粉已经比馒头贵”。
“目前比较可观的是非洲的电商市场正在打开,客户群体在增加。”河南奥源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申大垒提到。充满信心的同时,“跨境快递的时效太慢。”他提到。
不可否认,非洲拥有假发市场茁壮成长的“天然土壤”,但是中国假发企业要想长期站稳脚跟,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